闻筱缉传后记

广大文学工作者、爱好者为本书的编印,作出了无私奉献。英山一中刘广才先生帮助收集资料,整理勘改文稿。金铺镇余名成同志,深入民间,征集考证,著文写传,几次致生死于度外,把病而为,令人感佩。县图书馆黄鸿鹄同志积极促成。武昌的闻楚卿老先生不吝赐玉,为之提供闻氏手稿影印件。余胞兄马大泉在创作电视连续剧《闻筱缉》的同时,也加入本书的编选工作。有关领导和社会有关人士从精神上人力、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,在此,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!

纵观闻氏给我们留下的各类文艺作品和他的“怪异”人格,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、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,其研究工作意义现实深远而重大。由于编者水平、本书篇幅和条件所限,我们未能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,可以说闻氏研究工作是一块未开恳的处女地,有待专家学者和文艺爱好者去开拓、耕耘、收获。

“人民,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。”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陆地上的一滴水无法与大海中的一滴水等量齐观。在纪念闻筱缉诞生145周年,逝世74周年之前夕,本书付梓之际,仅录旧作《山溪赞》以抒胸臆:

《大别山文学讽喻家一闻筱缉》一书,经年时久,终于付梓印行,但尚有不尽人意之处。特别是闻氏墨迹文稿所存无几,幸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闻楚卿先生为之提供两件手稿,弥足珍贵,影印付刊,以飨读者。

①:引陶铸诗句,改其“心底无私”为“心本无私”而用之。

汇入江河归大海,奔腾直闯万重关。

作为一代名儒、白衣秀士、文学智者的闻筱缉所遗故事传说和文艺作品,文字记载甚少,口碑流传居多,面广难度大,我们人手不足,无法广集收全,本书所选入诗、词、联、赋、笑话、故事等,难免挂一漏万,只待续编,以完壁补憾。

马民权
1997年8月18日于常乐斋

为体现、尊重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辛勤劳动,在编选文稿时,余将自己多年搜集整理的同类作品舍痛割爱,优先选其他人作品入编。为编好这本书,余妻段琼工作之余参与编校,小女马薇也帮助校对文稿,给余以全力支持和极大鼓舞。

本书所选入的闻氏故事传说作品大体按其少年聪颖“英雄少乐钓鱼名”;青年风流“梦乱何堪问世情”;中年敏锐“树经风雨易成秋”;老年骨硬“浑身气骨借穷留”分四个部分,均以民间文学口碑为实,未与“诗词联赋”、“文论传记”作品统一勘改,以保持其科学性、真实性、流传性和艺术性。其诗词作品尽可能地参照有关可考资料校勘,分作“诗词联赋”一个大类。其它有关闻氏及其作品介绍和专题研究文章,分作“文论传记”一个大类。合三个大类为一集,虽有繁杂之嫌,其目的是为了保持闻氏人格和其文学创造之全貌,以使广大读者对闻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以利于有关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 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闻筱缉
闻氏
http://yingshan.xiyaohe.com/Content/weixinlogo.jpg
英山民俗、英山传统文化网,英山山泉文学
闻筱缉传后记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