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标签: 茶叶

约有 9 项记录

茶谚

靠山吃山,广辟茶园。

有山不种茶,放着钱不拿。

栽栗树,兴茶园,吊起石磙吃三年。

茶树雾里长,茶叶喷清香。

查看全部

炕 笼

烘烤茶叶,有一种竹制工具,约一米高,一米见方圆形,靠底层的是喇叭状,中有颈,上层圆状,中有篾编的圆形,下烧木炭或伏炭无烟有明火,锅炒茶叶后放入炕笼烘,随时翻动,烤糊了,那一笼茶叶便报废了,茶叶是不能晒的,现在用电烤加工,也离不开炕笼类的烘烤作用。

炕笼的主要功用是烘烤加工茶叶,平日也用来烘粮食、衣服等,山区雨多潮湿气水重,居民用炕笼是生活的必需。古代杂字把暖锅和炕笼编在一起。

查看全部

斤茶赛万元

1999年4月20日,艳阳高照,春意正浓。英山县城人山人海,彩旗飘展,佳茗荟萃。来自美、英、法、日、比利时等国家和江、浙、闽、陕、湘、鄂等省的1100多位宾客商家品尝佳茗,洽谈生意,观尝茶道,共度一年一度的茶叶节。

查看全部

建茶业商会 兴地方产业

1998年4月21日,由我县工商联牵头组建的英山县茶叶行业商会(简称茶业商会)正式宣告成立,这在全省尚属首家。英山第一个茶业民间自治组织经济社团的诞生,标志着英山私营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在我县茶业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。

查看全部

英山茶业历史回顾

英山茶业历史悠久。据史料记载,早在唐代,英山生产的“团黄”就作为蕲州的贡品向朝庭进贡。但由于自唐以来英山屡遭兵燹,人口大量流失,茶工艺逐渐失传,至清末“团黄”生产制作工艺已无人知晓。解放初统计,英山有地边茶、山地茶1500亩,基本上属于农户自种自用。制作工艺简单,品种单调,只有细茶和粗茶两种。解放后,历届县委、政府对茶产业的认识不断提高。

查看全部

鲜活神奇的乌云山

乌云山位于英山县城北4公里的红山镇境内,它海拔400米。于万山丛中,一峰独出,突兀挺拔。从东西两面远望竟是西应东来,或坐或卧,栩栩如生的一尊弥勒大佛。隆乳挺胸露腹,轮廓清晰,曲线优美,形象逼真,于苍山白云之间朦胧缥缈,虚实相间,令人肃然,令人景仰。向西1公里长的山岗,似卧佛曲伸的右手,手心处还有一四面临空的石池,长年积水,干旱不涸,如同大佛向人间播洒的甘露。

查看全部
共2页 页次:1/2 页
6篇⁄页 共9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