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鄂东民俗人生礼仪民俗

特殊婚姻形态

我国婚姻,古来一夫一妻制;明媒正娶,是普遍的办法,“门当户对”,为择偶前提。除上述一般婚姻形态外,还有特殊婚姻形态。

1、抢婚 抢婚是古代近代社会以强力抢夺手段实现的婚姻,一般是男方抢女方,一是一些地方延续古老的抢婚传统;二是因为贫穷或其他原因,无法正常举办婚礼,双方达成默契的办法。

查看全部

婚礼、闹新房、三朝回门

婚礼 堂屋一新,红烛高照,司仪赞礼,喇叭吹起,爆竹声声,新郎打开轿锁,由两位有福气中年妇女做牵娘,将新娘从轿门口牵到拜堂位置。仪式开始,有的主持人高声朗诵:“走马彩灯挂中堂,新婚喜联挂四方,公婆上方双落坐,下面新人来拜堂。”新人先拜天地,再拜祖宗,次拜高堂,夫妻对拜。礼毕,由两位如花似玉的少女(蜡烛姑)掇着点亮的红烛引人洞房,新郎持秤秆(表示称心如意)掀去新娘盖头,来宾都一涌而入,双双坐定,牵娘烛姑先后退出,好闹者,端来茶叶米,念起撒帐词,有一首本地通用的撒帐歌:一撒天赐平安,二撒美女俊男,三撒三元及第,四撒四季发财,五撒五子登科,六撒六六大顺,七撒七子团圆,八撒子贤孙贤,九撒天长地久,十撒十全十美。还如:新娘子新,新娘子好,新娘子吃了大红枣,早早生个胖宝宝;新娘子新,新娘子好,新娘子智慧又勤劳,芝麻开花节节高!

查看全部

哭嫁、迎亲

我地一些人平日练哭嫁,也教亲友中的女孩学哭。嫁女的人家,报日者到,闺房内要哭一阵子。出嫁前一月半月,要在闺房中学哭,陪哭的有生母及母辈亲人、嫂子及女友。坐在床前踏板或椅子上,哭十月怀胎,哭父母哥嫂恩情,哭百花,哭嫁妆等。古人说:“楚人善哭。”娘哭女女哭娘是真心,嫂嫂哭妹有真心也有假意,如何氏嫂劝细姑一曲戏那样,巴不得妹妹早点出阁。除上述,女儿哭嫁最伤心的一是父或母或父母双亡,在家里与弟妹相依为命的;二是知道了丈夫是好人(痴呆一类)不情愿,哭得伤心悲惨。“不哭不发,越哭越发”,哭嫁是悲喜交加的二重情感心理的表达,多数是“嘴上哭,心里喜”,基于习俗不哭几声不好看。花轿(或车)一上路,哭嫁就要停止,据说出嫁女上路了再哭,就会带来不吉利。哭嫁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生活礼仪!

查看全部

完婚过程

定婚期 看日子,定日子有禁忌,有的禁无春年结婚:当年无立春日乃“寡年”禁婚。旧时嫁娶以头年九月至次年正月为佳期,择吉日要避开黑煞日,婚期双日为佳。民间二月花朝、六月六、中秋、腊八、腊月廿四,为不用看的天赐佳期。

查看全部

说媒、定亲

婚姻家庭,繁育后代,是社会发展的需要。“男大不婚,如烈马无缰,女大不嫁,要闹笑话”。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。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”,“树大结果,人大成家”,有男女的结合才有家庭。千年万载,人们在实践中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做法、规矩、习俗。

查看全部

蓄头毛搭儿、戴项圈

蓄头毛搭儿 头毛搭儿,有的叫家婆毛,男孩蓄,女孩不蓄。小男孩出生占卦算命,如卜中有难,让小男孩用蓄“贱毛”的办法避除。两三岁时,请理发师在头顶正前方蓄“二块瓦”状,或“灯盏钵”状,或头左右两边留“牛角毛(或一,或二)状。这几种统称“头毛搭儿”或“家婆毛”。过去要十岁左右才剃,后来孩子六、七岁上学就要剃。

查看全部
共5页 页次:3/5 页
6篇⁄页 共25篇
转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