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惠勿念受恩不忘

行旅民俗

金驯远 大学生,为公赠田稞十担,金镇店屋一所;修六安考棚,捐足钱四十串,提倡黑石渡捐渡款,先后捐钱八十千。

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看交通,我们己进入高科技时代,水陆空齐发展,公路如蛛网,高速运营,人们漫步城乡,还可看到民族风格的永久性石拱桥,最长的有从雷店至大文冲石拱桥和石镇至营坊石拱桥,均为一百一十米,最大跨径的有红花石拱桥,跨径四十米。至于那高速公路的桥墩一摆摆去几干公里。

李士柳,诰封资政大夫,起家寒素,费钱千百串修路几十里,捐九甲办公公款数百串。又遗命其子捐修鸡鸣河、破窖咀石桥各一道。祖宗积德流芳远,次子及全家兴旺。

从古代到解放,多数道路桥梁都是民间交通民间办,除上述修桥造福者外,还有存史资鉴者。黄昌乐,字显俊,乐施济。道光二十二(1842)年,大荒多饿死者,出钱购棺木掩埋以数十计。倡建杨柳湾桥渡,捐钱150两,又邀众凑资置田稞28担,今利赖之:

萧开荣,以巨资修陶家坊、板桥畈石路、彭家畈石塔、板石桥三座,首倡修傅家坊上冲石桥二座。

石乔松,丙申水灾捐米六百斗,捐银一百两,助修城垣;捐建金家冲石桥三道,子成壁,卓有父风。

邓圣乡,乾隆五十六年(1791)捐两河口义渡田稞五十二担。

公家私家好事无尽头,天堑变通途。

好人施惠,让人受益,胜造七级浮屠,广为善事,自己快乐,社会发展。

 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修桥
交通
http://yingshan.xiyaohe.com/Content/weixinlogo.jpg
英山民俗、英山传统文化网,英山山泉文学
施惠勿念受恩不忘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