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

夏季岁时习俗

送蛋送福气,端午节送蛋的习俗已延续了两千多年,蕴含着丰富的人际交往艺术和传统文化。蛋品不仅是节日里的重要食物,更是增进亲朋联系、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礼品。

端午节和赛龙舟的风俗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。屈原投江在公元前278年。龙舟的出现和赛龙舟比纪念屈原要早得多。对节俗有研究的闻一多先生也否定纪念屈原说。闻先生曾指出:“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,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、半社会的娱乐节目。......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之前不知多远呢!"

“粽子香,香厨房。艾叶香,香满堂。桃枝插在大门上,出门一望麦儿黄。这儿端阳,那儿端阳,处处都端阳。”有关端午的传说,文学作品千千万万。中国的端午节后来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,现在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端午节。

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端阳节。端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。孩童感知,端午要送礼,有好吃的。幼学上说端午为蒲节,“端阳竞渡,吊屈原之溺水”,说的是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,楚国人造龙舟竞渡救他,后来传为习俗,做粽子丢人江河中,请水中动物吃粽子,别伤害了屈原。

端午活动多:1、采蕲艾扯菖蒲,挂满前后大小门和窗。艾叶香,香满堂;菖蒲剑,避邪芒;2、做香袋,买来衣香、雄黄等药物,主妇们用五彩丝线作猫头或猴状小袋,内装药物,给小孩佩戴,那几天真是技艺小袋比赛,大人孩子看着戴着格外精神,实际是为了驱蛇、蝎、蜂、蚊、苍蝇等毒物;故歌云:艾叶香,艾叶香,驱痛驱寒在端阳,菖蒲青,菖蒲尖,防炎防邪在今天,大蒜和生姜,蚊子螟虫全杀光。3、包粽子。山区没有龙舟赛但要到山上采一种辽竹叶回来包粽子,粽子有方有圆有角形,原材料以糯米为主,红枣豆类腊肉,争看主妇们的手艺,自已吃,送亲邻品尝。能手就在身边,耳濡目染,耳提面命,一回生二回熟。叠起两片粽叶,对折成斗状,装人材料,用手捏紧,小绳一捆,一个粽子包好了。4、做发粑,发酵的粑蒸出来又大又泡,酥软可口,吃热粑,咽咸蛋,不做发粑也做滚水粑赶节日。5、端午赶情送礼,女婿要给岳父母送礼,其中扇子是必备之物。到店里去买,起码是大蒲扇,讲究的给岳父送鹅毛扇,轻爽方便,寓意足智多谋;给岳母送木香扇,寓意长春不老,懿德贤淑。6、姻亲交往,未婚男女及家庭来往交流。7、端午节采草药是老习惯,老县志云:“采百草以备药物”,除收蕲艾、紫苏外,还扯车前草、夏枯草等,将其晒干备用。特别是有老年的家庭、端午采药的习俗仍被保持着。8、端午节送蛋送福气。

公元二000年,韩国以其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此事引起国内和世界关注。端午的起源在中国,它的发展变化也在中国,它是别国无法端走的。正确看待别国的做法,过好自已的节日,过好自已的端午。

传说很久以前,天上有个瘟神,每到端午节都要溜到下界害人。受害者多为小孩,轻则发烧厌食,重则卧床不起。母亲们纷纷到女娲庙里烧香磕头,祈求消灾降福。女娲找瘟神论理:“今后不允许你伤害我的孩儿”,瘟神反问:“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?”女娲一笑:“每年端午节,我让我的嫡亲孩儿在胸前挂上一只蛋兜,不许你胡来。”从此,端午节挂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。每到这天,母亲们便将咸蛋煮熟挂在孩子胸前,祈求平安。后来,挂蛋习俗发展为相互送蛋,送蛋有送福气之意。民间还有结婚、生小孩、满月送“红喜蛋”、上岳母家送皮、咸蛋等习俗,都是图个吉祥圆满。如今,“送端阳”的习俗在民间依旧盛行。端午节这天,人们会相互送蛋以示送福气,给团队成员“送端阳”,体现了上级对部属的关心;给尊者、长者“送端阳”,表达了尊敬感激之意;给亲朋好友“送端阳”、以联络感情;女婿们可千万别忘了孝敬岳母“送端阳”,未婚准女婿“送端阳”一定要送蛋,送上一份圆圆的蛋品,是含蓄地表示“希望能够成为大家庭的一员(圆)”,因为这一天也是我国民间的“岳母节”。

 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端午
端阳
http://yingshan.xiyaohe.com/Content/weixinlogo.jpg
英山民俗、英山传统文化网,英山山泉文学
端午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