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冲走笔

为赏桃花结伴游,林泉深处作勾留。

我们一行是盛夏来到桃花冲的,与其说是受不了小城酷暑炎热,倒不如说是经不住桃花冲的诱惑。身边人一批一批,一拔一拔抽出闲暇上山赏景,每每回城总要带些令人心向往之的噱头,特别是文朋诗友和先贤们弄出来的那些叫人神魂颠倒的文字,更是一种折磨人的挑逗。于是放下手头的琐事,邀三五好友尽兴一游。

首探黑龙潭

据山民们讲,昔日每遇天旱,周围人们便抬着大圣木雕神像至黑龙潭祈雨,每求必应。故有“黑龙惧怕孙大圣,见圣播雨为黎民”之说。在黑龙潭左侧崖头,对出两亭,一曰“观瀑”,一日“浴仙”。有游客为两亭各撰一联,观瀑亭联日:“人到亭前观瀑布,谁能龙颔探骊珠?!”浴仙亭联曰:“天仙女临波照影,金箍棒点蟒成龙。”

走近桃花冲,你才知道这里的胜景实在太多了:有“一门、二坎、三岭、四石、五尖、六潭、七湾、八亭、九松、十景”等近百个景点景观,这些景点不仅展示着迷人的色彩,蒙着神秘的面纱,它们还随着四季的更迭出现不同的景观。春季,漫山姹紫嫣红色,蜂飞蝶舞花袭人;夏日,满目苍翠,果香四溢,虫鸣鸟啾醉人心;秋天,红叶漫坡染翠绿,三黄两翠五分红;冬时银装素裹,白玉世界,冰花玉柱放异彩。

叶茂喜闻虫唧唧,山幽好听鸟啾啾。

奇峰座座穿云出,飞瀑条条溅石流。

游罢黑龙潭,车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,到达小歧岭时,我们的心还在为一个美丽的神话砰砰而跳。然而,主人的介绍,又把我们带入了现代神话之中。小歧岭,是湖北老少皆知的传奇人物张体学打游击时的驻地,如今,人们为了纪念张体学,在小歧岭上建了一座纪念碑。由此,小歧岭上又添了一景。

驻足小歧岭,放眼望,鄂皖大地两省三县尽收眼底。山风阵阵,心旷神怡,云雾相拥,如入仙境。真有“天风拂衣襟,缥缈一身轻”之感。在小歧岭,你不仅可以体会到“一脚跨鄂皖,两眼看江淮”的豪迈,还可以领略“水分南北界分途,一向南流一北流,南流长江北淮水,谁人到此划鸿沟”的诗情。

车在幽深的山谷间游走,我们的心也随之一起一落,公路两旁,一边是馋岩怪石,瘦骨嶙峋,一边是狭谷深涧,森气幽幽。虽然心时不时被提到嗓子眼上,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一股说不出的愉悦:每前行一步,我们就离真正的自然更近了一步。

这里不仅景色迷人,还有丰富的珍稀动、植物资源,素有大别山“天然动植物园”和“第一药材宝库”之称。如果你有胆量又有运气的话,你可以在原始森林中一睹金钱豹和巨蟒的风采。不过,得提醒你的是:你必须结伴而行。

嗟叹鸳鸯岩

站在崖前,我的心情十分沉重。我想,如果不是那位酸气十足的秀才的赞叹,如果年轻媳妇是个贪图富贵之人,还会出现这么一个悲壮故事么?

到达桃花冲森林公园,下得车来,顿觉山风习习,清凉扑面,山下的暑热闷意顿消,人的精神为之一振。正想好好看看这座落在桃花蕊心的山庄,好客的主人——林场场长徐成友、书记郑鹄迎了出来。这是两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,有着充裕的精神气儿,据说他俩都是科班出身,在营林、林政方面颇有建树,桃花冲林场能够成为世外桃源,其森林覆盖面积和活木蓄积量成为全市第一,有他们一份功劳。有关领导告诉我们,该场在每年资金缺口几十万、干部职工工资都不能足额兑现的情况下,宁可另辟溪径利用科技找财源,也不随便滥伐一棵树,每年他们都节省砍伐指标近千方,由此,我想到每每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为了眼前利益而滥伐森林的镜头,不由得对两位更加刮目相看了。

吃罢午饭,我们便前往声名遐尔的黑龙潭,走在那植被覆盖,曲径通幽的山间小路上,心就象被溪水轻轻洗刷般舒坦。耳闻鸟啁啾,脚点虫唧唧,人与自然容为一体,黑龙潭位于茅坪河风景区,沿茅坪河溯源而上,直达大山根部,离潭数百米,便可闻轰鸣之声。近观,一道瀑布自高山而下,中金一分为三,三叠瀑撞击深潭,响声彻越。潭不大却幽深,水呈黛色。潭水清凉,以之扑面,顿觉神清气爽。人说此潭水能美容,可去肤上瑕微,虽未加考证,但提神醒脑却是真的,如不信,可去一试。

相传很久以前,这里有一对年轻夫妇,男的浓眉大眼,腰圆体壮,女的唇红面白,国色天姿。他们男耕女织,相敬如宾,日子过得十分和美。然而有一天,一位秀才路过此地,与这个小媳妇打了个照面,只一眼,就目瞪口呆,疑是仙女下凡。秀才醒过神后,随口叹道:“此女只应天上有,人间除此绝无双。”

小歧岭的名声,还有一个因素,那就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此安营扎寨,对抗官府。小歧岭地势险要,进可攻,退可守,可谓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黄巢选定此处屯兵,足见其军事天才。虽然最终黄巢起义失败,但他的精神还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。黄巢死后,葬在离小歧岭一山之隔的安徽鹞落坪,至今还有不少人前往凭吊。

清风阵阵生凉意,到此高温顿时休。

身临桃花冲其境,闻楚卿老先生的诗就吟响在我的耳畔,我无法再找出更好的语言来赞美它,只能借助先生的歌吟,来表达我此刻的心境。

驻足小歧岭

消息一传到县衙,当时的县官是个沾花惹草的好色之徒,就借体察民情之机,赶到桃花冲去一睹年轻媳妇芳容。当衙役把正穿着蓑衣在田间劳作的年轻夫妇叫来,县官惊得张着一张蛤蟆嘴,收也收不拢。于是他动了邪念,着人将妇人带走,说是让她跟自己享福去。夫妇俩不从,与衙役们搏斗起来,并相机挣脱跑了出来。她们前边跑,衙役们后边追,追到这道悬崖上俩人走投无路,便相拥着跳了下去,他们身上的蓑衣被崖缝挂住,留在崖上,天长日久,印下了图案。由此,这里成了一道美丽而悲壮的景观,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嗟叹。

黑龙潭,你使多少文人骚客浮想联篇,夜不成寐。

沿桃花冲峡谷向上,约三十里处,有一临河壁立的万丈悬岩,岩宽约百余米,峥嵘陡峭,刀砍斧削一般,岩面平滑,呈黑褐色,草木不生,其上有一尺见方的由道道白痕组成的宛如蓑衣状的东西,很是引人注目,因此,这里也被人称作“蓑衣岩”。

 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桃花冲
闻楚卿
http://yingshan.xiyaohe.com/Content/weixinlogo.jpg
英山民俗、英山传统文化网,英山山泉文学
桃花冲走笔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