锄扒家业
铁器
…
铁犁出现,使用牛耕,这是古代农业技术划时代的创新。战国时期犁有铧无壁,无壁的犁可破土松土但不能翻土。西汉时期发明了犁壁,犁铧犁壁相嵌,呈曲面状的铁制犁壁,合称犁头壁耳,增强了锹土和翻土能力,对犁耕是个革命。教科书载:西汉的耕犁,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,提高了耕作效率,这比欧洲早了近一千年。一条壮牛、一天可耕4亩田地,外国人称中国为“支那”,“支那”就是指牛拉的犁。
装犁是个技术活儿,要请木匠。犁铧装在犁的下端,略呈三角形。有了犁关键是牛,还有缣绳。我地缣绳用铁链。人扶犁拉住牛绳,用根竹条子指挥牛。犁有犁规,其尺寸为“天三地九”。犁耳犁尖靠得好,犁尾二尺九,长人不变腰,矮人不称手。
七、八千年以前,神农发明最初的耒耜,“斫木为耜,揉木为耒,始教民艺五谷”。先人用木制、骨制、石制耒耜进行耕作。出现金属后,铜犁和铁犁逐渐代替木、骨、石制工具了。
耙 耙是框架形状碎土、平地的农具,人扶耙尾或踩在耙上指挥牛劳作,田地犁后有大的土坨土块,赶牛或直或弯或圆形转动,碎土除草弄平,因工作部件的形式和构造不同,分为钉齿耙、圆盘耙、辊耙、联作耙等。英山人习用钉齿耙,长方形扁木四周钉上扁形头大尾尖的扁铁齿。春耕做老荒先耙田,地里用耙更多,精耕者三犁四耙。
挖锄 一分大小两种,形状一样,重量不一,为适应强弱劳力使用而分别打造。大挖锄有一尺五寸长,二寸宽,一公分厚,锄脑重,安铁锲木锲柄要栗木桑木等,柄三尺,锄重三至五公斤,柄短锄长,成勾形,因为山地坡形,适应山地劳动需要。
耖 水田推土平田用的农具,没有畜力不用耖。呈一.状,上有横梁,下有比上横梁粗长而圆的结实木,钉圆铁钉(约8寸至一尺长)九齿,土壤耕翻后再进行浅耕松土作业,如插秧,犁牛翻青后(现在不准打青草,用土渣肥),插秧那天耖田,一则把土弄平整,不平之土耖平,水平水平,高低大体一致;二则将沙土泥巴梳成糊状,便于插秧时秧能很快稳住脚。用耖耕作,叫耖田。
犁耙耖 犁是翻土工具,水田旱地少不了它。
粪扒 四个铁齿,比耙梳小,拢粪散粪。
刮锄 刮锄又称刮扒,木柄长,有库,锄草,松土,刮田埂杂草,种植打垱掩土,收粪。
耙梳 “铁匠怕打耙梳脑”。一个柄库四个齿,每齿尺长。其功用拢土散土,大粪垱几百上千担渣粪,没有它起肥翻动不行。耙梳是插秧前两次搭田埂无可代替的工具。
农民种田种地,人、牛和犁耙耖协同,人与牛协作,人牛和农具同唱耕作歌。有的地方犁耙耖铁器化,有的地方用草滚,我地田窄不用草滚。
沙扒 长柄插入库中,约八寸到一尺长,七八寸宽,铁皮薄。山区沙土轻,一场雨沙土流失,农民在水流处挖些坑叫沙斗,水推沙流入沙斗,雨停后取沙挑走,沙扒少不得。
犁由十个部分组成,除犁头壁耳外,皆为木质,这就是曲辕犁,曰犁底,曰压镵,曰策额,曰犁箭,曰犁辕,曰犁梢、曰犁评,曰犁键,日犁盘。犁底即犁床,壁耳伸向犁弯中的叫“箭”,上面那个叫评,犁辕(弯)前而有舵,后面有犁尾,犁尾有提手,牛轭一大一小。
发表评论